解放人工紙本抄寫作業,SMB的成功案例:鈦郁、炬將,和您分享他們走向數位工廠的心路歷程 2022.03.13



解放人工紙本抄寫作業,SMB 輔導計畫如何讓鈦郁、炬將兩家企業全面提升數據掌握力?


傳統機械產業大力推行的智慧製造,又有了新的進展!台灣中部地區的精密機械聚落,2021年產值已突破1.2兆台幣,但近年來面對數位轉型的衝擊,資深員工的數位化能力不足,生產數據又多以紙本記錄,各項資料還仰賴人工操作,加上公司規模資金有限,在在都讓台灣中小企業的智慧製造之路困難重重。如此艱困的環境下,卻有企業反而規模倍數成長、如獲新生,這些延續接棒的第二代領導人,到底做了甚麼樣的改變?

座落於大肚山腳下的機械聚落,產線上不停出現金屬切割的銳利聲響,師傅引導著年輕學徒,將鋼板一塊一塊摺疊,組裝成客戶要求的規格,一旁的師傅戴著護目鏡,前方熔接的厚板冒出橘紅色的零星火焰,一如跨年花火的燦爛。位於台中市神岡區的炬將科技,成立於民國92年,主要從事機械板金,提供國內外從事OEM與ODM服務與製造生產的產業客戶。早期生產CNC機械鈑金、鐵屑輸送機為主,近年來炬將科技積極引進先進設備,跨入雷射加工及半導體精密鈑金製造,烤漆廠也完全啟用,透過一條龍的生產模式,控制品質、降低成本。

其實,現今看起來流暢的生產動線,當初要導入智慧製造的時候並沒有外界想像中的順利。

「以炬將的產品線來說,訂單多為少量多樣客製化,貨物的交期短,我們對客戶的掌握度不精準。」炬將科技總經理林原正說,身為企業的第二代,林原正從小就在工廠看著資深員工手抄登記數據,後來也一直想改善生產製程,「機械板金的機台設備昂貴,數位化成本高,當初我們有想過導入數位化,就一直在找尋合作對象。」林原正表示,就在加入了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的智慧機上盒(Smart Machine Box,以下簡稱SMB)輔導計畫後,炬將科技轉型的路上就開始多了專業的合作夥伴,開始能更好地解決產業痛點。

輔導計畫成員之一的輔導單位東海大學資工系副教授許瑞愷表示,「東海大學人工智慧中心成立的出發點,就是以AI的技術協助業界數位轉型有更好的發展。當時2018年,台灣的AI產業剛剛開始,東海AI中心是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中部的重點。所以當初炬將來找我們。我們就覺得太好了,可以把我們的所學,運用到實際的場域。」
許瑞愷和另一名老師,帶著兩位學生,就這樣投入了協助炬將科技智慧製造轉型的領域。但一個是硬體製造廠商,一個是軟體研發,兩者的相互合作,勢必還是需要經過一些磨合。

「我們資工系是做軟體的,若要進入硬體場域,面臨了三個問題,一開始我們不懂炬將的運作,必須要了解現場如何生產製造。再來是跨域要對話,我們得學習用對方的語言表達意思,才能夠溝通。最後是我們制訂的目標,和現場當日的工作目標,可能不盡相同,這中間的落差必須補足。」

許教授說得很客氣,但數字真實反映在炬將的報表上,炬將科技總經理林原正表示,炬將科技導入SMB後,生產過程掌握度變高,像炬將以前只是單純人員報告工程進度,但製作過程的中間有時候會有一些突發狀況,導致訂單交期掌握度非常不高,SMB輔導計畫實施後,全廠的設備稼動率已經可以全面可視化,林原正還進一步說明:「買了這麼貴的機台,我的機器稼動率長得怎麼樣,我可以很明確知道訂單一共有多少。客戶有時候因為急單插單,因為機聯網和訂單可視化,公司的主管可以即時在系統上面,找到客戶想要的答案。」



炬將科技導入SMB後,全廠的設備稼動率已經可以全面可視化,生產過程掌握度變得更高。(圖片來源:炬將科技)

總體來說,炬將科技導入經濟部工業局提供的「智慧機上盒SMB輔導計畫」後,有以下的改變:

一、機台即時生產數據:過去因為人員現場紙本抄寫、人工延遲報工、身兼多職等因素,生產數據報表產出至要30分鐘以上,現在不到1分鐘即可完成。

二、QRCode條碼黏貼作業時間縮短:因為金屬模板有特定的精準黏貼條碼模式,每次人力作業耗時超過15分鐘,現在大幅縮減為3分鐘內。

三、客戶訂單資訊顯示即時:以原本存在的系統來說,要查看ERP以及生產數據,至少需20分鐘的工作時間,現在則可以即時顯示於生產管理看板。

四、計算報價成本時間縮短:導入SMB後獲得精準加工、等待時間等成本計算數據,有效調控給客戶的報價。

五、支援行動設備與LINE即時通報,廠區任何地方都可以即時查詢。

除了炬將科技,同樣導入設備聯網與生產管理可視化等智慧化應用,受惠於經濟部工業局SMB輔導計畫的,還有位於台中市后里區的鈦郁工業。

車輛循著傳統產業道路徐徐向前,從車窗望向兩旁,周邊都是水稻農田,黃澄澄的稻穗在陽光的輝映下,圍繞著鈦郁工業新建立的腳踏車架廠房,別有一番特殊的風景。身為自行車車架及零件製造廠,鈦郁工業副總經理許琇佩,大學財經系畢業後不到一個月,就回到家裡接班。從小就在自家倉庫打工的她,也體會到全球大環境的改變,公司不得不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壓力。

鈦郁工業的主要業務為國外的高階自行車架客製化開發,產品製程的多元性相當高,也不走大量產製的路線,許琇佩一邊在展示間詳細介紹著自家產品,一邊表示:「從1996年創立以來,鈦郁的產品應用從公路車到全避震車皆有,材質以鈦合金為主。由於鈦郁的主力產品使用於世界知名品牌旗艦產品,因對產品的精密度要求極高,產線的品質管理相對困難。」



鈦郁工業的主要業務為國外的高階自行車架的客製化開發。(圖片來源:鈦郁工業)


除此之外,鈦郁屬於少量接單的型態,每一單大概只有10件至50件,不易委外,加上車架生產最多需要150道工序,包含抽管、熱處理、裁切、CNC車床、成型、鉸管、線切割、焊接、研磨90%都在廠內完成,技術要求帶來的人力成本,對企業是一大挑戰。

「傳產有個問題是,對於數位化和資訊管理的能力較弱,大家比較專注在技術生產上,導致有些管理資訊的取得困難。對於新加入的成員來說,要馬上接軌有一定的門檻。」

108年鈦郁工業導入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的SMB計畫輔導,經由輔導單位采威國際的協助不但完成16台設備的機聯網系統建置、將生產資訊予以蒐集,還導入機台狀態即時監控、稼動率可視化管理等。鈦郁工業副總經理許琇佩自信表示:「透過現代化的設備,我們做了數位轉型的第一步,來降低管理層面需要的紙本抄寫人力。同時我們也提高了設備資訊取得的即時性,讓異常的生產狀況可以第一個時間就發現,不論是主管或是現場人員,都可以適時地進入來做協助調整。」

導入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SMB計畫後,鈦郁工業大幅提升了數據掌握力,包含:

一、掌握機台稼動情況:過去需要6分鐘統計紙本記錄,現在透過查看行動裝置、PC只要15秒。

二、生產數據追溯即時性:以前要花25分鐘詢問作業人員,現在同樣縮減為15秒。

三、機台稼動率提升:車床及銑床群體稼動率平均提升9.45%,平均稼動率差距縮小為9.1%。

四、抽管機稼動率提升:原本單日平均稼動率25.2%,經輔導後平均稼動率達到30.9%。

透過資料的準確性,可以精準協助業務的成本分析,快速調整產品的狀況,其中也包含了報價製程優化。

「未來我們還會針對客戶端的資訊服務來進行強化,同時會導入高人工產線的數位轉型,包含了設備跟資訊應用的層面。」許琇佩眨著大眼睛,對未來充滿著希望。身為第二代的接班人,儘管背負著第一代的期許和智慧製造轉型的壓力,但她不畏艱難,也感謝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當中,能找到能理解並分配手邊的資源,一起做最有效的運用的合作夥伴,並肩向一流國際大廠邁進。